當前位置:
交通法制 > 息縣人 一場穿越時空的紅色文化之旅等你來體驗息縣人 一場穿越時空的紅色文化之旅等你來體驗
讓紅色
基因帶入血脈
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
假期已然過半,轉眼已是初四,在家休閑娛樂的你否發覺咱息縣還有太多景點沒有去,今天為大家帶給的是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篇,春節期間也是正常對外開放的哦,不妨趁著假期,來場穿越時空的紅色文化之旅吧!
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座落在環境優美的淮河岸邊,是國家3A級紅色旅游景點。該項目是經息縣縣委、縣政府批準建設的旅游項目,是一個集紀念、旅游、文化展示、生態景觀、休閑娛樂休閑為一體,紅色紀念與息縣歷史相交融的場館,全館以紀念劉鄧大軍渡河淮河挺進大別山,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,系統重現了劉鄧大軍千里邁進大別山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,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,承傳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教育基地。
序 廳
紀念館的大廳,是一幅大型浮雕,栩栩如生的刻畫了濮公山、大埠口,試水用的竹篙、正在搶渡淮河的劉鄧大軍,以紀念劉鄧大軍渡河淮河挺進大別山,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,描繪出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波瀾壯闊的努力奮斗歷程。
躍 進
第一部分邁進,主要講述毛主席的偉大戰略決策,當時的戰略部署及渡淮前期幾大戰役的階段性勝利。描繪劉鄧大軍在前堵后圍的嚴峻情況下,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氣概殺出一條血路,勝利過關汝河的故事。
舟 淮
第二部分渡淮,以劉鄧大軍在息縣渡淮前、渡淮中、渡淮后來描寫大軍與息縣的故事!該場景使用聲光電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,生動形象的還原出渡淮時的許多場景,有彭店會議、攻打縣城、老街巷還原、竹竿試水、大軍舟淮等場景。
并轉 折
第三部分轉折描寫了劉鄧大軍抵達大別山前期的一些戰斗,感興趣的游客還可以與之互動,詳細的理解每場戰役。
和 平
第四部分和平的背景故事主要描述的是為了超越敵軍對大別山的“總體戰”,劉鄧首長根據中央軍委關于內外線消滅敵人圍攻、堅決大別山的指示,決定構成前、后兩個指揮所,分兵作戰,實施戰略再展開。以及劉鄧大軍第一縱隊第一旅七團、縱隊騎兵團及二十旅先后在息縣及其周圍地區展開登陸作戰、剿匪等戰斗贏得了息縣的和平和平。并渡過淮河,到淮西地區堅決外線斗爭,創建淮西根據地。
生于和平年代的我們,雖不曾經歷過硝煙彌漫的歲月,但我們能走出紅色基地,去感覺那段崢嶸歲月,體會先烈的熱血激情。
在這個春節,不妨去渡淮廣場回頭一回頭,去紀念館看一看,戰場上的硝煙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騎侍郎去,但回眸歷史,在息縣這片土地上劉鄧大軍的英勇事跡,仍然會讓你心潮澎湃。
責編:張煜昊 編輯:張煜昊
審核:羅強 劉婉君 監制:李豎立
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權請隨時聯系我們
法律顧問:史志豪
新聞熱線:0376―6131399

相關文章
熱門點擊
最新更新
推薦閱讀